全面解析稳定币协议 Terra 崛起之路:业务模式、生态现状及发展潜力
大部分公链的目标用户是加密世界的原住民,或是加密资产投资者,这批用户具有冒险精神,崇尚去中心化理想(尽管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该精神属性已经逐渐淡化),在财务和认知上也有较高的水准,但是人数较少(虽然增长迅速)。
而 Terra 则更专注于拓展加密世界之外的用户群体,希望把加密世界之外的普通用户引入系统,或者说把区块链服务嵌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传统金融之外的另一套解决方案。正如 Galaxy Digital 的创始人 Mike Novogratz 在 2021 年 1 月接受 Bloomberg 的采访时所说:「Terra 在做的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做一个跳出加密世界沙盒的伟大实验。」此前不久,Galaxy Digital 与 Coinbase 等知名机构领投了 Terraform Labs 新一轮的 2500 万美金融资。
为了达成将更多外部用户引入加密领域的目标,Terra 团队亲自下场开发和运营了生态内第一批应用,这些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a. 储蓄和收益型应用:引入用户和资金
这类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高于传统金融世界的储蓄收益率,将拥有理财需求的用户吸引到加密生态里来。
其代表应用就是 2021 年 3 月在 Terra 上线的 Anchor,该产品的卖点就是可以提供年化 20% 左右的稳定储蓄收益率。或许 20% 的收益率对于经历过 DeFi 挖矿热潮的加密用户来说吸引力一般,但对于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中的传统世界用户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Anchor 产品 存款界面
Anchor 面向储蓄用户的收益率是比较固定的,可由其社区治理来调整目标利率,目前为 19.46%。相对大部分 DeFi 产品的浮动存款利率,Anchor 的固定利率更加符合传统金融用户的理财习惯,这种又高又稳定的「理财产品」是一种粗暴有效的资金拉新手段。大家还记得几年前中国阿姨们追逐年化 10% 的 P2P 理财时的狂热吗?
在加密货币牛市中,由于各类项目估值的泡沫化,项目代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加上投机和套利需求的活跃,稳定币的借用需求大增,这使得各类挖矿收益长期能保持在二位数甚至三位数。但当加密市场进入熊市,奖励的代币价值下跌,投资和套利需求萎缩,储蓄收益自然也大幅下跌。
各主要平台 30 天平均储蓄利率 已经跌回个位数
那 Anchor 是如何保证其存款利率长期处于 20% 附近的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1、它只接受有原生 Staking 收益的资产作为借款抵押物,比如 Terra 的核心代币 Luna,以及近期刚刚支持的 stETH (通过和 staking 服务商 Lido 合作),因此 Anchor 可以获得抵押代币的额外 staking 收入,用于补贴存款人。
2、Anchor 上线后启动了为期 4 年的借贷挖矿机制,当系统的实际收益率(借款利率+抵押代币的 Staking 收入)低于目标储蓄利率时,系统就会提高借贷挖矿的力度,以刺激借款行为(本质上是通过代币补贴来降低借款利率),进而提升存款资金的利用率,最终提升借贷利率来到目标的储蓄区间(比如目前的 19.46%),满足储户的收益需求。
看到这里,你应该会有一个疑问:随着储蓄资金规模的扩大,以及抵押资产的 staking 收益逐渐降低(POS 网络通胀力度的减少)和 ANC 代币的奖励用尽,Anchor 要怎么保持目前 20% 的储蓄收益率?
笔者认为,20% 不可能是一个可以长期保持的收益率水平,而是 Terra 生态的「早鸟补贴利率」,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收益快速吸引传统世界的用户进场,就好像早期的 P2P 产品为了获客,通过各种加息券把自己的理财收益率做高一样,而 Anchor 的「加息券」就是它的代币 ANC。
最终 Anchor 的存款收益率也将回落到行业基准线上,或许届时它已经完成了冷启动阶段的获客使命。
除了 Anchor 之外,Terra 还在筹备针对不同国家的类 Anchor 产品,包括同样以 20% 储蓄利率为目标的储蓄类应用 Tiiik (优先向澳大利亚地区的用户开放),定位消费级应用的固定利息产品 Saturn Money (支持英镑和欧元存入),这也透露出 Terra 拓展更多区域用户的野心。
b. 投资平台和支付工具:留存用户和资金
在通过高收率储蓄产品吸引用户和资金进场之后,Terra 生态为了最大程度地留存用户的资金,也在发力搭建两类应用:消费支付类和投资类。
这也是传统世界里资金使用最高频的两类场景。当用户把资金搬迁到 Terra 的储蓄平台之后,如果发现这里不但能满足基础的理财,还能满足投资以及日常大部分的消费所需,其离开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Terra 也就完成了将传统用户引入其 Terra 加密生态的最终目的。
消费支付类应用
日常支付是货币最高频的场景,Terra 最早布局的应用就是支付类的:Chai。
Chai 于 2019 年 6 月上线,同年 10 月就获得了 50 万用户的注册,目前官方披露的账户数为 247 万。
根据 Chaiscan 数据,Chai 的近期的日活跃用户数约为 8.5-9 万,周活跃用户数 21 万左右,日消费金额 17.5 亿韩元(152 万美元)。合规方面,Chai 拥有受韩国政府监管的法币支付网关,可连接约 15 家大型银行。
对于用户来说,消费者通过 Chai 应用或是 Chai 借记卡在合作商家中进行消费,可以获得折扣或积分返现。
对于商家来说,Chai 的手续费率为 0.5% 左右,远低于韩国其他信用机构收取的 2-3% 的交易费。
由于 Terra 的两位创始人都来自于互联网商业领域,积累了相当好的商业资源,在其组建的支付联盟 Terra Alliance 中包含众多韩国和亚洲的电商领军企业,包括:韩国最大的票务网站 Interpark Ticket、韩国音乐媒体上市公司 Bugs、韩国社交巨头 Kakao 旗下区块链公司 Ground X、韩国主流 B2B 时装批发平台 Sinsang Market、韩国排名第一的酒店预定应用平台 Yanolja、韩国第二大电商网站 TMON、京东领投的泰国电商平台 Pomelo、新加坡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Carousell 等等。
除了 Chai 之外,Terra 生态其他的支付类应用还有 Kash、MemePay、PayWithTerra、BuzLink 等等。
金融投资类应用
投资平台是用户资金的又一重要场景,对于高净值用户的资金留存尤其重要。相对于支付类应用更多是出于满足用户必备需求的「防守型」配置,Terra 提供的去中心化投资平台则是更具吸引力的杀手锏,其优势来源于 DeFi 的自由、可组合性所衍生出来的丰富金融资产类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Terra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Mirror。
Mirror Protocol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合成资产协议,它由 Terra 孵化,并以 Terra 稳定币作为主要抵押物以 150% 的抵押率自由铸造和交易各类合成资产,合成资产在 Mirror 平台中也被称为镜像资产(mAssets)。mAssets 的目标是模拟和跟踪从股票到加密货币任何资产的价格,这为投资人提供了丰富的资产类别可供选择。
Mirror 上的所有 mAssets 都与 UST 配对,只能通过 UST 进行交易,这为 UST 提供了直接的交易使用场景。
理论上来说,合成资产的价格是一个基于底层标的物参数变化的「数学函数」,并没有实际的价值支撑,也不需要托管底层资产(比如特斯拉股票合成资产的底层资产本应是特斯拉股票),直接在区块链上合成。
因此,合成资产智能合约可以包罗万象并添加杠杆,拥有比传统资产更强大的灵活性。其可以覆盖的标的物包括股指、个股、利率、外汇、大宗商品和商品指数,甚至是基于信用、住房、通胀、天气等开发的另类衍生品,有极大的挖掘空间。
这使得 Mirror 理论上可以满足 Terra 生态内投资者全方位的投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 Synthetix 的合成资产采用预言机报价来直接交易不同,Mirror 的合成资产交易是通过 AMM 机制进行的,这一方面为 UST 带来了庞大的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也造成单笔交易金额较大时会导致的高滑点等问题,影响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此外,目前 Mirror 启用了流动性挖矿,该机制为这一原本是零和博弈的市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对于 Mirror 初期的迅速起量帮助巨大,但 MIR 代币的价值捕获及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仍然需要观察。
目前 Terra 前 5 大应用中,Mirror 和 Anchor 的 TVL 就占到了近 98% 的比率,与 Anchor 通过高息固定收益存款创造 Terra 的稳定币需求不同,Mirror 是通过 mAsset 资产的流通性挖矿为 Terra 创造了巨大的稳定币需求。
数据 来源
除了 Mirror 之外,Terra 还在孵化其他投资类产品来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选择,比如在今年 3 月底 Terraform Labs 联合创始人 Do Kwon 就表示正在开发一款基于 Terra 生态的算法 ETF 产品 Nebulas,此外还有衍生品交易平台 Vega 等等。
社区用户梳理的 Terra 生态图景
总结与大部分公链生态的自由生长不同,Terra 生态内应用的扶植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以提升 Terra 稳定币的使用场景为第一目标,构建能:1. 吸引用户入圈;2. 留存用户资金的 金融服务应用。
待稳定币的线上线下的网络效应形成后,也能反向带动稳定币协议自身生态发展,形成自我强化的飞轮。
当然,以上计划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时间窗口,如果在几个核心应用的补贴结束之前,Terra 的稳定币无法如期形成规模性的用例,该模式能否成功犹未可知。
团队情况Terra 的核心团队成员所在的公司主体是 Terraform Labs,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Block.one 公司相对于 EOS 的存在,这个团队是 Terra 项目的创造者以及核心推动力量。
创始人Terra 的主要创始人有两位:Daniel Hyunsung Shin 和 Do Kwon。
Daniel Hyunsung Shin
Daniel Shin 是 Terra 的联合创始人,在 Terra 早期的报道中他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在新闻报道中频繁现身。Daniel 本身就是韩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知名企业家,毕业于美国沃顿商学院,同时也是韩国电子商务平台 TMON 的创始人兼主席,该平台创立于 2010 年,主打团购模式,截至 2020 年约有 900 万用户,据新闻报道是韩国第二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但是从 2020 年开始,Daniel Shin 逐渐淡出了 Terra 的对外宣传,团队对外发言人变成了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Do Kwon。
通过 Daniel 在 Linkedin 上的个人履历,我们发现其在 Terra 的工作时间起始于 2018 年 1 月(Terra 正式成立的时间)止于 2020 年 1 月,与他淡出 Terra 对外宣传的时间吻合。但是另一方面,他依旧担任着 Terra 生态的核心支付应用 Chai 的创始人和 CEO 的角色,除了 Chai 和 TMON 之外,他在韩国的一家国际市场咨询公司 The Encore Company 担任联合创始人,在风险投资公司 Fast Track Asia 担任联合创始人与董事会成员。
尽管不再在公司担任职务,Daniel Shin 应该并未实际退出 Terra 的管理层并撤出其关联资源,只不过身兼多职的他可能无法全身心专注于此,因此将团队 Leader 的角色交给了更年轻的联合创始人 Do Kwon 来担当。
Daniel Hyunsung Shin 的职业履历
Do Kwon
Terra 的 CEO 兼联合创始人 Do Kwon 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于 2019 年入选「Forbes 30 Under 30 」。他曾于 2016 年 1 月创立通讯应用 Anyfi,但于 2017 年 10 月退出。从 2020 年开始,Do Kwon 站到了台前,成为公司的主要发言人,经常在媒体和社区 AMA 中露面与大家交流。
团队Terra Protocol 背后的企业 Terraform Labs 位于韩国首尔,公司规模约为 50 多人,这在加密企业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团队。
从人员分布上来看,Terra 的大部分员工在韩国工作,但在美国也有不少员工。其中岗位占比最高的是开发人员,其次是 BD、财务和市场营销。而员工的专业也集中在计算机、数学、财务等领域。
信息来源:Linkedin
近一年以来,团队的雇员增长了 24%,从侧面印证了项目处于增长期。
总结在 2020 年 5 月的一次在线访谈中,Terra 的 CEO Do Kwon 在分享他对稳定币的看法时谈到:「稳定币是加密货币里很垂直的一个领域分支,不同的稳定币解决不同的问题和应用场景。对 Terra 来说,重点关注商业场景的应用。Terra 的稳定币在链上可以实现互相兑换。Terra 做稳定币的出发点还是基于用户的使用,比如支付、理财等。如果和 Libra 对比来看,Libra 的愿景和 Terra 有一定的交集和重叠,Libra 的全球跨境支付基于 Facebook 的庞大用户生态。Terra 用户优势是商户背景,团队背景不是来自社交应用,更多是零售商,更了解这一块市场。」
Terra 的团队不像其他 DeFi 和公链团队那样清一色的来自于加密领域,而大多是互联网商业背景。目前来看,团队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利用自己的产业资源,不断把 Terra 生态通过支付应用嵌入到大型互联网产品中。
业务分析行业空间及潜力Terra 的业务是围绕稳定币搭建的金融综合服务。虽然构筑于 Terra 之上的金融服务也是其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 Terra 以及代币 Luna 捕获的价值,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其稳定币市场,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对稳定币市场进行速览。
相较于 BTC、ETH 等原生加密资产,稳定币的历史算不上最悠久,但也已经存在了大约 7 年的时间。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其价值通常锚定另一种资产,无论是政府发行的货币 ,还是贵金属,或者是一种购买力(比如 Ampl 的目标就是锚定 2019 年 1 美元的购买力)。
目前来看,稳定币的主要使用场景是加密货币交易、借贷以及作为外汇使用。在 CoinGecko 发布的 2021 年 Q1 报告中,他们指出稳定币更多被用于交换媒介,而非价值储存,具体体现为其流通速度是 BTC 和 ETH 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信息来源:CoinGecko-2021-Q1-Report
此外,由于监管原因,很多国家并不支持法币和加密货币的直接交易,稳定币就成了联通传统世界和加密世界的中转站,而对于那些想要避免市场波动的用户,稳定币也是他们兑换的第一选择。
尽管稳定币作为交换媒介、外汇替代品的功能早已有之,且市场规模一直稳步增长,但是稳定币的真正爆发起始于 2020 年的 6,7 月。
而稳定币最为狂飙突进的时期乃是在今年的一季度,根据 CoinGecko 的报告统计,市场上前 5 大稳定币的市值在一季度增长了将近 120%。而如今稳定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来到了 1150 亿美金,这个数据是去年同期水平的 10 倍左右。
信息来源:CoinGecko-2021-Q1-Report
我们认为,稳定币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展,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做投资理财区块链数字货币。有个标准就是尽量找对懂行,一线的分析师,而且负责任的分析师,因为很多人靠自己是判断不出、辨别不了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懂行并负责任的分析师。
因为在这个行业里,你的分析师也是项目的投资人,所以他们会有更专业的标准来选择项目、 借力给你启动项目、全力教你运作项目、甚至什么最佳时机及时退出,这些都是合格的分析师能带给你的。
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流行一句话 跟对人,选对事!无论你是小白还是老手都可以加我交流!
------
延伸阅读:
我们如何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一传统世界的长线投资
在传统的投资市场里,长线投资是很重要的投资流派,一般是职业投资人、机构投资人用的比较多,算是整个投资市场的基本盘,与套利、短期投机等一起形成整个投资市场主流风格。
其中最经典的要属巴菲特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么最好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因为在传统的价值投资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伴随着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而成长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时间体现出来就是长线投资。
二数字货币世界的长线投资
在数字货币世界里,也确实有不少人通过长线投资赚到了钱,比如说大部分长线持有比特币的,持有超过4、5年以上的,基本上都赚到了大钱;除了比特币之外,长线持有以太坊、瑞波币这些数字货币时间长一点的,也都经历过大幅暴涨,收益不菲,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据此得出数字货币也适合长线投资呢?
我觉得还不能这么肯定的回答。
虽然上面说到的几种数字货币长线持有的话收益都很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整个数字货币行业有几千种数字货币,真正经历暴涨的只有少数几只,除此之外有绝大部分的数字货币,经历的并不是暴涨而是暴跌,甚至是归零。
对于这些数字货币而言,你持有的时间越长,也有可能距离归零就越近,亏损的概率就越大。
而且即使是上面说到的这几种长期持有总体核算下来收益很高的数字货币,也并不是持有的时间越长,盈利就越丰厚,与你进场的时间窗口也有关系。
比如说比特币虽然经历了几万倍的涨幅,但也只是相对于它的早期而言,比特币的早期是没有价格的,它是从极低极低的价格起步,所以与现在对比自然就是涨了很多倍,而不是像传统的投资品刚上市就有个相对较高的初始价格,所以算是占了这方面的便宜。如果你仅仅是从17年持有这些数字货币到现在,应该说2-3年的时间并不算太短,但你还是会亏很多。对于以太坊、瑞波币这些数字货币也一样,如果从2017年最高点持有到现在,估计也亏了90%以上。
三数字货币投资更像是风险投资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你持有的数字货币正好遇到了数字货币周期的熊市,如果你持有的时间更长一些,经历完整的牛熊周期,这些币又会涨回来,而且涨幅会很高,收益会很高。
没错,如果持有的时间再长一点,确实有可能涨回来,不过同时也面临着归零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的疑问是:这些数字货币的暴涨,到底因为数字货币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的窗口红利呢?还是这个长期上涨的趋势会持续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简单点说,前面几年数字货币的暴涨,是一次性的呢?还是未来会重复出现的呢?
如果跳出这个问题,我们可能看的更加清楚。从整体来看,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早期,所有的币种整个行业层面都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内部表现在行业的发展也许是不可持续的、盈利是不稳定的、没有目标客户、生态未建立起来;外部表现在国家对于虚拟数字货币的不认可以及种种打击和限制行为。
在这内外两方面的限制之下,数字货币行业的整体发展面临逻辑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与传统的VC、风险投资不相上下。也正是因为存在整体发展逻辑上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发酵可能会演变成暴涨或者暴跌,两者都有可能。
明白了这种根源上的不确定性,我们再来看数字货币领域的投资行为,可能会更加有方向一些。
持有时间的长和短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货币项目的发展潜力。它的内部的发展逻辑是否顺畅?它的竞争力是否够强?它的生态布局怎么样?如果项目未来有长期的发展前途,那么当然要长期持有;如果未来没有发展前途,那么长期持有没有必要,甚至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四我们如何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长期持有还是短期持有,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我们需要不停的往前追溯,找到最原始的那个的原因。比如我们是否能够在这个项目看到长期发展的潜力,我们是否能够看到的项目具有远超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个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个项目拥有在很长时间内解决众多困难的能力和勇气,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个项目长期解决社会的真实需求?
如果项目拥有这样的长期核心竞争力,那么长期来看它的价值会不断的增加,长期持有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除此之外,我认为数字货币领域绝大多数项目并不存在像价值投资那种坚实的理论依据,最终长期持有也不一定能够获利很丰厚。
目前来看,数字货币的投资有两种方式是比较好的:
第1种是经过深入研究,你从众多的品种里面选出你最喜欢的那个项目,把它完全研究清楚,把项目的发展大略和细枝末节都研究清楚,甚至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生态建设情况、治理情况等等,最好是和项目的管理层有过接触,对管理层的性格、能力、专业度、对未来的规划都有所了解,基于这些信息做出自己最笃信的判断,然后再来长期持有。
这个时候,你的长线持有是有信息支撑的,有逻辑支撑的,背后是有笃信的。能够从数字货币整体的不确定大环境中找到一丝丝的确定性,这就是你的优势,是你未来真正能够长线持有拿得住的重要原因。
第2种,如果你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没有那么深入,或者研究能力没有这么强的话,这时你的长线持有风险是很大的,甚至比短线投机的风险更大,这一点需要我们慎重的对待。
这个时候对我们而言还需要做好另外一件事,就是资产配置,也可以理解成分散投资。需要我们投资整个赛道而不是一家公司,需要我们用自己的闲散资金来投资,只有在这样的明确定位之后,你的长线投资的底逻辑才理顺,你的长期持有才有可能实现。
五结语
前面问了一个问题,早期投资数字货币能发财,到底是沾了数字货币市场爆发式发展的红利呢?还是长期投资的复利在起作用?我个人偏向于认为现阶段仍然是数字数字货币的红利起主导作用。
如果数字货币早期发展的红利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当市场体量越来越大,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监管越来越多,整个数字货币行业越来越成熟的早期红利效应没有那么明显的时候,再选择长线持是否能够重现当年的辉煌,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长线投资的理念并没有错,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的发酵,但这要求我们需要慢慢的把暴富的逻辑切换回价值投资的逻辑上来。项目最终的价值仍然要依赖于它未来业务量的增长,依赖于它未来市场需求的扩大,依赖于生态的丰富和完善,只有这样的项目才适合我们长期持有,才是我们真正长期持有的原因。
------------------
推荐阅读: